摘要:童中燾說,中國畫的筆墨與西畫的色彩一樣,在畫作中是作為一種藝術概念而存在的。不能從某種錯誤的觀念出發,站在偏頗的立場上否定中國畫的筆墨。 ... ...
童中燾說,中國畫的筆墨與西畫的色彩一樣,在畫作中是作為一種藝術概念而存在的。不能從某種錯誤的觀念出發,站在偏頗的立場上否定中國畫的筆墨。目前發揚光大中國畫,筆墨如何創新是個課題,但畫家要先立大本、立頭腦,在深刻理解了藝術規律的基礎上,再談美與創造。談到中國畫的境界,童中燾認為正所謂:“極高明而道中庸”,要從形而下中透出形而上。也就是“無意于佳乃佳”(蘇軾)。西化的視覺刺激,不計余味,視覺沖擊只可鑒取作為補充;但中國畫不能為了追求畫面刺激,而拋棄自己的境界。藝術不是你死我活,要和諧融合;要求大同存小異。 童中燾說,畫家應該嚴肅地生活,和美地、藝術地生活,而非功利地生活。德成藝成,只有將人性和境界提高了,才能最終成為藝術性的畫家。 在童中燾的看來,中國畫融情理、物理于畫理,物我無間而道藝為一。時處多元之境,一個中國畫畫家,尤要立定腳跟,為傳統增高闊,不失獨立的一元,唯有堅持自己的標準,中國畫的發展才能以其不可比較性立于不敗之地,不被邊緣化,不被異化。 童中燾在講座中尤其強調:形式是繪畫的關鍵,中國畫以“筆墨”成“象”,故中國畫的藝術表現,最基本同時又是最高的標準,終不能離開筆墨?!肮P墨”涵理性于感性,乃一種理念,因其人性化的普遍準則,須知“筆墨當隨時代”,又應知“筆墨又不隨時代”。他認為,筆墨表現高超靈變,舉世絕無僅有,非其他形式可以替代?!肮P墨”是手段,同時是目的?!肮P墨”非“程式”,故無所謂“封閉”。筆墨的繼承、深入、開拓,天機人力,別開生面,應事不窮,其潛能足以與“現代”對話,永葆藝術獨立而特行的民族主體性。 童中燾認為,藝術貴在同中求異,獨放異彩,此乃中國畫發展的最佳前景。獨立有二途:一為“拉開距離”。然在現代,唯“大力者”能臻一流,否則終落前人之下;二是吸收異質文化中可吸收的因素,用洋入化,融而無跡,有所開拓。此須知已知彼,以彼之有得,輔己之所長,不失固有的體、格,仍與彼保持距離?!耙蛔鳟?,即思‘面目’、‘風格’,知其盡頭不遠矣。畫無本體,工夫所至,即其本體。極高明而道中庸,這一中華民族的文明認知,也是人類終極的人文關懷。保持和發揚這一精神,與時消長,應是我們承擔的責任?!蓖袪c如是說。 本文摘自網絡,如有侵權請聯系網編刪除 |